網誌內容

此處內容大致為本人所整理的論文及心得。 為推廣視光相關知識,文章歡迎轉載,但請註明出處。
歡迎對視光有興趣者一起研究討論或給予指教,謝謝大家。因為不常看留言,所以有問題請直接寄信。

星期日, 2月 20, 2011

AC/A比值的簡介

轉貼Ching-Hua Peng

一. 眼的三聯動和AC/A比的概念
眼的三聯動:當眼睛進行調節時,睫狀肌收縮,晶體變凸,屈光度增加,使焦點落於視網膜上。調節時,眼睛有內旋,增加聚合量,隨著瞳孔縮小,會使焦點的深度(Depth of Focus)上升,然後眼睛根據焦深進行調節量的控制,這樣眼睛才能看清楚近方物體。簡言之:調節增大>>聚合增大>>瞳孔變小>>焦深上升>>調節量控制。聯動的作用是為增加神經支配效益和同步協調性,它們之間的關係有調節性聚合(AC)與聚合性調節(CA)。CA/C在臨床上使用較少,並未廣泛應用,且測試需要也較困難。

二. 聚合 (Convergence)種類,學理上分為四種:
1.張力性聚合 Tonic convergence ,生理的安靜眼位。測量方式 : 正視的人或是屈光不正矯正後的遠距離隱斜量就是張力性聚合..

2.融像性聚合 Fusional convergence,保持雙眼單一視的聚合。測量方式 : 可藉由稜鏡引發視網膜對應差異導致複視時測出,看遠時要維持融像抵銷遠距離隱斜量也會用到融像性聚合。

3.調節性聚合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,由近距離或藉用負度數鏡片,刺激調節而聯動眼睛的一種聚合。測量方式 : 稜鏡分離法。

4.近感性聚合 Proximal convergence , 眼睛看著物體漸漸接近時產生的聚合。測量方式 : 量很小無法直接測得,有人以計算性Calculated AC/A 的值減去 Gradient AC/A的值,就認為是近感性聚合的量,其實並不準確,因為 lag of accommodation的量也包括在裏面。

以上四種聚合量最大的應屬調節性聚合,所以 AC/A比的應用在雙眼視力分析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三. AC/A比值概念
Fry (1937) 提出眼睛每作1.00D的調節必聯動一定量的眼睛聚合,這聚合與調節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有差異,且成一定比率,叫做 AC/A 比。在臨床上作為診斷與處理眼視覺異常的重要依據,正常的值為4△±2/D。

四. AC/A 比的測量
國際上視光師常用的有兩種,介紹如下: 
公式探討
(1) 計算性(Calculated) AC/A比:
 公式 : AC/A = 調節性聚合 / 調節性刺激的改變
   AC/A= PD cm + (NP-DP)*(0.4), (通常忽略2.7cm迴旋點距離) 
   AC/A=PD cm+ 看近距離m × (近眼位-遠眼位),(眼位exo取-,eso取+) 
       *PD 瞳距 單位 公分
       *NP 近方斜位量
       *DP 遠方斜位量
       *0.4 m 到眼球迴旋中心的調節刺激,單位公尺
       舉例:
       某人PD6.4cm,遠方斜位為4EXO,近方斜位為8EXO 
       AC/A=6.4+0.4(-8-(-4))=4.8

 Calculated 的優缺點
 1. 優點:
  a.公式假設眼睛用適當的遠方矯正視力之的度數(MPMVA),AC/A比值為線性的。也就是說,計算性AC/A與眼睛調節所聯動的聚合改變值是線性。可以方便理解在不同調節下所需要的聚合值比例為固定值。
  b.近方檢測時沒有附加其他度數來改變聚合開散。
  c.檢測方法方便,可靠,真實。

 2. 缺點:
  近方眼位測試時,由於近感性聚合(Proximal Convergence)的存在,所以測試出來的值偏大點。

 3. 一般情況
  a.計算AC/A值正常範圍:4△/1D~6△/1D。
  b.瞳距的大小直接影響計算性AC/A的高低,瞳距越大,計算性AC/A值越大。
  c.計算性AC/A值不能為零和負值。

(2) 階梯性(Gradient) AC/A 比:Gradient AC/A比的測量前先要矯正屈光不正,再測近方斜位量,接著加入±1.00 D 鏡片再測一次近方斜位量,兩次因為1.00D的調節相差的量即是,Gradient AC/A 比。 
  公式=( 近眼位△ -( 近眼位 +1.00DS後眼位△))/ +1.00D 
 Gradient 的優缺點 
 1. 優點:
  a.在測試階梯性AC/A時,沒有近感性聚合(Proximal Convergence)涉入。因為都是近距離測試,所以不存在近感性聚合涉入。
  b.在測完近眼位後,直接加入度數馬上就知道AC/A值,不必經過計算。

 2. 缺點:
  a.焦深(Depth of Focus)問題,對測試結果會有影響。由於都是看近,因此亮度、瞳孔與距離等影響比值較明顯。
  b.當患者有調節問題時,所測試出的數據不可靠。
  c.多做一個測試,增加視覺檢查時間。

 3. 一般情況 
  a.通常階梯法測得值較低,大於4/1可認為偏高。
  b.焦深可引起AC/A偏低,尤其是使用低度的外加度數進行測量時。

五. 兩種AC/A的比較
1. 由於計算性AC/A是採用遠近眼位,在測試近方時,眼睛加上近感性聚合(Proximal Convergence)影響而變大,而階梯性AC/A都是在看近時測試的,兩數值可以抵消,又受到近方調節遲緩 (lag of accommodation) 的影響,所以“計算性AC/A”較大於“階梯性AC/A”。

2. 計算性AC/A 比階梯性AC/A更可靠。雖然計算性AC/A大一些,但沒有太多其他因素來影響,同一個人在不同地點多次測試下,計算性AC/A還是比較一致。影響階梯性AC/A的因素較多,例如精神、亮度、調節等等。

3. 階梯性AC/A直接表現出外加度數後對斜視角的影響,對後續檢查更有其實用性。外加度數(使其增減調節)在視功能訓練中常常用於改變斜視角的值,不管隱斜或顯斜視。
  
4. 以上兩種AC/A 測量方式是國際上常用的,各有其優缺點,每個視光師看法不同,所選擇的測量方式也不一。


節錄於 Primary Care Optometry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